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.
    arrow right
    arrow right
    关闭

    启蒙、释放潜能、探索世界,耀中耀华90周年艺术展在香港圆满落幕

    新闻

    2022 年 10 月 13 日

    11 : 43

    • 滴答滴答,卜卜锵……在热闹的艺术展中,动态艺术装置清脆的声音此起彼伏,让参观者在机械交响乐中循声探索。

       

      在另一层概念主题区,掀开一角的神秘黑布,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化成蝴蝶、花朵、文字,在漆黑中飞舞着,盛开着,闪烁着。

       

      穿梭于自由与创意之中,众多师生、家长、外国游客、外校学生等参观者形容,这个艺术展“充满惊喜”“令人印象深刻”“超乎想象”。

       

      9月30日至10月4日,耀中耀华90周年艺术展在香港艺术中心圆满举行。

       

      展览以“共创人类美好未来”为主题,分为六大主题区:互动、创意、沉思、概念、文化及传承重生。

       

      来自香港耀中、上海耀中、上海耀华古北校区、耀中幼教学院的学生和艺术家,运用纸、木、塑胶、黏土、马赛克、环保物料、普洱茶、玫瑰花瓣等,以绘画、拼贴、编织、扎染、建筑模型、灯光和动态艺术、服装设计、影像媒体、焊接及机械工程等形式,呈现逾400件艺术品,刻画出对中华文化、香港特色、世界议题等的感悟和反思。

      艺术展览虚拟导览
    • 艺术展吸引大批师生及媒体参观

    • 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。秉承“与文艺结盟”使命的耀中耀华,通过“从婴儿到学士”的教育之旅,在不同学段启发学生对教育和艺术的探索、对多元文化的重视,也正是如此。

       

      以幼儿兴趣为启蒙导向

       

      在艺术展中,最小的创作者是香港耀中学生邓施恩。她参与2I班集体创作的拼贴画时,仅有3岁。

       

      这幅作品源于老师发现同学们对混合颜色和感官探索兴趣满满,便鼓励他们用泡泡纸、充气袋、大小圆木片等材料,以组合、堆叠和排列形式进行立体拼贴。

       

      这正正体现了耀中耀华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——启蒙。

       

      这阶段中,老师以小朋友的兴趣为课程导向,所追求的并非完美技巧,而是借着探索、研究,启发幼儿的感官、创意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。这好比在文化主题区中的互动空间“绘画银河”,大小朋友用画笔、胶带等材料,在地上自由创作,玩个不亦乐乎。

       

      与世界议题的创意结合

       

      小学部除了艺术课外,我们还将不同课程主题融入艺术元素。在创意主题区中,遍布草地上的黏土恐龙、悬在半空中的蜂窝,都是一二年级学生对动物和环境的研究和表达。

       

      这个主题区中的埃及珠宝、升级改造的中国舞舞衣,以及在全球暖化下,探讨极地动物生存环境的拼贴艺术《极地的生命》,均凸显了耀中耀华如何锻炼小学生思考世界议题、历史与艺术的有机结合,让创意有更丰盛的内涵。

       

      耀中耀华特设驻校专家部,邀请来自各地的艺术家、科学家、舞蹈家等驻校,让学生从各有所长的专家身上学习,把创作技巧、经验化为己用。

       

      《极地的生命》的导师是驻校艺术家Elizabeth Briel,她形容与学生的合作跨越学科,甚至跨越地域界限,因此创作成果广度与深度兼备。

       

      “我们从校内课程内容出发,与学生一起发掘议题,让他们从艺术创作中学习,锻炼大脑分析能力,发掘看待和改变世界的新方式、新角度。” 

       

      赋与中学生创作身份

       

      到了中学,创作是对思维的呈现,也是对世界、自我和文化的探索。

       

      耀中耀华鼓励学生打破框架,以细腻、丰富多元的方式,展现自身才能。

       

      来自毛里求斯的香港耀中中学部美术科主任Jacques Thomass认为,最重要是为学生创造安全且有足够支持的创作环境,“校内更设有开放的工作室,让经过的人观赏学生创作中的作品,赋予学生创作者的身份。”

       

      在概念主题区中,画作之一的《情感》为观众带来强烈对比。

       

      创作者是香港耀中12年级学生、今届IGCSE状元刘泳言,她非常喜欢电影《分裂》,从中认识了“分离性身份障碍”,“我以患者所感受到的不同情感为题,加上不少现代人把内心感受藏起来,所以通过铅笔和反光的形式绘画,把两种不同的色彩和情感作出对比。”

       

      她更把弟弟小时候落泪的模样入画,为喜怒哀乐写下更有意义的注脚。

       

      耀中的学生来自多元文化背景。

       

      12年级的蔡洁在美国出生,画作《城市场景》表达出她对出生地与香港的情感,两个城市面貌形成强烈对比。喜欢到旺角购物的她,刻意把旺角画成无人街,让焦点落在由红色小巴、唐楼等组成的街景。

       

      平面创作以外,学生跳出框框,有更大胆的尝试。

       

      高挂在会场中间、由上海耀华古北校区学生创作的旗袍用普洱茶和玫瑰花瓣染色,运用折叠、打褶、集束等工艺,让传统服饰时尚化地在主题区中“传承重生”。

       

      准教师磨练幼教技能

       

      会场最底层设有耀中幼教学院的社区资产——耀学园的设施,让“从游戏中学习”的理念成为可体验的过程。幼教学院的学生正好利用这个机会,磨炼未来专业发展所需的技能,铺路成为准教师。

       

      相比中小幼学生,展览之于他们,是对艺术、教育更深层次的思考。

       

      “艺术可以与STEM等学科融合,例如观察性绘画让幼儿从不同角度画出物品,锻炼他们以多元角度看待事物。” 幼儿教育高级文凭二年级学生黄浩然在展览中深受启发。

       

      另一主题区——沉思,除了动态艺术装置外,还设有耀中幼教学院的互动空间,让大家舒适地安坐窗边,阅读10本由幼教学院学生创作的故事绘本。

       

      其中一本《查理牙痛了》以健康为题,讲述小主人翁如何克服所惧怕的事——看牙医。

       

      作者Charandeep-Kaur从兼读制课程毕业,获得耀中幼教学院幼儿教育学士学位。已在幼儿园工作五年多的她,是首次创作个人绘本,灵感源于班上有小朋友牙痛,她希望借着创作传递健康思想,鼓励他们勇于面对恐惧。

      Charlie's got a toothache by YCCECE graduate Charandeep-Kaur

      创作《查理牙痛了》的耀中幼教学院毕业生Deep

       

      在过程中,她学会站在幼童的角度思考,“读者多为4-5岁的小朋友,所以语言的使用很重要,既精简扼要,也要兼顾趣味性。”